
有了船用衛星寬帶之后,在出海的貨輪上,船舶信息和視頻監控圖像通過衛星寬帶實時、穩定地傳回中國,海陸協同實現遠洋船舶實時監控和管理。在我國近海,漁民通過船用衛星寬帶在微信群中發送視頻,交流新捕獲的海產品,并通過漁業交易平臺和溯源管理系統進行網上捕魚交易。漁民可以獲得更好的利潤,買家可以吃到新鮮的海鮮。有了船用衛星寬帶,十幾顆衛星在地球靜止軌道上拉起數據電纜,一端連接中國陸地,另一端連接中國長途船只。
船用衛星寬帶為中國6000艘船舶和海上平臺提供綜合衛星寬帶通信服務,覆蓋95%以上 世界的路線。這顆衛星編織的“全球網絡”,讓中國船只可以在世界各地航行。近兩年,受海洋環境、漁業資源等因素影響,中國漁業轉型升級,海洋不再是信息孤島。 尤其是浙江、福建等省,當地航運服務公司和船東紛紛提出訴求:連接船網,建立與岸上的聯系。 互聯網與在陸地上一樣便宜、方便且易于使用。
在工作日,船用衛星寬帶通信服務是連接海陸的電話線。 危急時刻,衛星通信安全是保障中國公民安全的生命線。浩瀚的海洋,風雨無阻,穩定可靠的衛星通信是漁船出海安全的保障。船用衛星寬帶與漁船上的衛星設備相連,就像漁夫家里的WiFi一樣。出海時可以用手機上網。與國際衛星通信服務商相比,船用衛星寬帶的資費更具優勢。目前,我國海域已有4000多艘漁船使用船用衛星寬帶服務。
為應對即將到來的物聯網時代,企業對海運業務中信息的數據傳輸速度、質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一臺鉆機相當于一個小型海上工廠。 船用衛星寬帶通信服務不僅要滿足內部通信需求,還要將平臺產生的日常運行數據及時回傳總部,配合陸上生產調度。
海洋鉆井平臺的作業數據通過船用衛星寬帶傳輸到岸上,再傳輸到公司內網。 企業可以實現對海上鉆井平臺的實時監控。專網服務根據用戶需求滿足用戶對傳輸容量和數據質量的要求,通過7×24小時運維服務保障,提高船用衛星寬帶線路的可靠性。 除了商船、漁船的常規業務外,船用衛星寬帶還根據客戶的臨時需求調度前后資源。